菲康产品
菲康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菲康资讯
FGF-23作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生物标志物的新兴角色:一项系统性综述

时间:2025-10-20


 



作者: Oliveira-Sousa J, Fragão-Marques M, Duarte-Gamas L, Ribeiro H, Rocha-Neves J

期刊: Medical Sciences (Basel). 2025;13(1):27. doi:10.3390/medsci13010027.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颈动脉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近年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作为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及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的激素,其病理生理作用备受关注。本系统性综述旨在基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临床背景,综合评估FGF-23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plaque vulnerability)之间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严格遵循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指南,系统性检索了MEDLINE、Scopus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探究血清FGF-23与颈动脉疾病相关性的文献。采用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研究质量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3项观察性研究,总计1039名受试者。各研究人群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升高的FGF-23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特征(如经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检出的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呈现出一致的正相关性。此外,血浆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 (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 和骨保护素 (OPG))水平亦与颈动脉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但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具体关联尚存争议。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均未探讨FGF-23对CEA术后临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结论: 本综述表明,FGF-23是表征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现有证据虽具启发性,但受限于样本量不足及缺乏纵向数据,未来亟需开展更大规模、多中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验证FGF-23在风险分层和指导颈动脉粥样硬化个体化治疗策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炎症;Klotho;斑块不稳定性;卒中风险

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137447/ 


技术中心

  • 地址: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B4栋第四层420-448房
  • 电话:020-32068509
  • 传真:020-32068477
  • 客服手机:18922438286
  • 邮箱:sales@phiconbio.com

相关链接: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版权所有:广州菲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广州菲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43610号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20-32068509
咨询手机
18922438286